国际动物疫情信息数据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官方网站发布数据可从https://www.woah.org/en/home/获取。
世界卫生组织疫情爆发新闻官方网站发布数据可从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获取。
农业部兽医局疫情发布官方网站数据可从http://www.xmsyj.moa.gov.cn/yqfb/获取。
重要疫情信息
一、非洲猪瘟
2023年7月13日至2023年7月26日,全球共有16个国家爆发573起家猪和23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1.波兰发生80起野猪和4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13日,波兰通报卢布林省等6地发生40起野猪和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65头野猪感染死亡,16头家猪感染,10头死亡,28头被扑杀;7月21日,通报马佐夫舍省等6地发生40起野猪和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61头野猪感染死亡,66头家猪感染死亡,2148头被扑杀。
2.罗马尼亚发生4起野猪和39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17日,罗马尼亚通报雅洛米察县等5地发生2起野猪和29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野猪感染死亡,102头家猪感染,14头死亡,88头被扑杀;7月21日,通报雅洛米察县等5地发生2起野猪和10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野猪感染死亡,90头家猪感染,9头死亡,81头被扑杀。
3.俄罗斯发生5起野猪和4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17日,俄罗斯通报楚瓦什共和国等3地发生2起野猪和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野猪感染死亡,3头家猪感染,1头死亡;7月21日,通报科斯特罗马州等3地发生3起野猪和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3头野猪感染死亡,10头家猪感染,9头死亡,1头被扑杀。
4.德国发生1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17日,德国通报萨克森州等2地发生1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94头野猪感染死亡。
5.匈牙利发生3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18日,匈牙利通报豪比州发生2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3头野猪感染被扑杀;7月25日,通报诺格拉德州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野猪感染死亡。
6.乌克兰发生4起家猪和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18日,乌克兰通报基辅州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家猪感染死亡;7月21、24、26日,通报基辅州等2地发生1起野猪和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野猪感染死亡,19头家猪感染,6头死亡,118头被扑杀。
7.北马其顿发生4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18日,北马其顿通报代尔切沃区等2地发生2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野猪感染死亡;7月24日,通报卡瓦达尔齐区等2地发生2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野猪感染死亡。
8.拉脱维亚发生84起野猪和4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18日,拉脱维亚通报维兹米市等2地发生36起野猪和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53头野猪感染死亡,11头家猪感染,7头死亡;7月26日,通报拉格达市等3地发生48起野猪和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61头野猪感染死亡,4头家猪感染,1头死亡。
9.保加利亚发生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19日,保加利亚通报蒙塔纳州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家猪感染死亡;7月26日,通报蒙塔纳州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家猪感染死亡。
10.意大利发生3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19日,意大利通报利古里亚大区等2地发生18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8头野猪感染死亡;7月25日,通报皮埃蒙特大区等2地发生13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3头野猪感染死亡。
11.克罗地亚发生2起野猪和7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19日,克罗地亚通报武科瓦尔-斯里耶姆县发生1起野猪和3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野猪感染死亡,95头家猪感染,15头死亡,33头被扑杀;7月25日,通报武科瓦尔-斯里耶姆县发生1起野猪和40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野猪感染死亡,78头家猪感染,25头死亡。
12.菲律宾发生24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19日,菲律宾通报南哥达巴托省等6地发生24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808头家猪感染,14头死亡,777头被扑杀。
13. 波黑发生4起野猪和199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20、25日,波黑通报波萨维纳州等6地发生4起野猪和199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4头野猪感染死亡,255头家猪感染,100头死亡,6279头被扑杀。
14. 马来西亚发生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21日,马来西亚通报柔佛州发生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20头家猪感染,657头被扑杀。
15. 韩国发生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25日,韩国通报江原道等2地发生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2万头家猪被扑杀。
16. 捷克发生2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7月26日,捷克通报利贝茨克州发生2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4头野猪感染死亡。
二、禽流感
2023年7月13日至2023年7月26日,全球共有24个国家爆发4起家禽、137起野禽和13起野生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1.厄瓜多尔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3日,厄瓜多尔通报瓜亚斯省一自然保护区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只野禽感染死亡。
2.巴西发生9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3、19日,巴西通报巴拉纳州等3地发生5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40只野禽和散养家禽感染,123只死亡,185只被扑杀;7月26日,通报圣卡塔琳娜州等3地发生4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只野禽感染死亡。
3.意大利发生1起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3日,意大利通报伦巴第大区发生1起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只家猫和5只家犬感染。
4.瑞士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3日,瑞士通报沃州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5只野禽感染死亡。
5.挪威发生7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3日,挪威通报特罗姆斯郡等2地发生6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7只野禽感染死亡;7月21日,通报特伦格拉德郡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只野禽感染死亡。
6.挪威发生2起野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3、19日,挪威通报斯瓦尔巴群岛等2地发生2起野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只野禽感染死亡。
7. 挪威发生1起野生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6日,挪威通报芬马克郡发生1起野生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只野生赤狐感染死亡。
8.芬兰发生9起野生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3日,芬兰通报西芬兰省发生1起野生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只野生赤狐感染死亡;7月20日,通报西芬兰省一毛皮动物养殖场发生8起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3只美洲貂和32只北极狐感染死亡。
9. 芬兰发生7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1日,芬兰通报西芬兰省发生7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6只野禽感染死亡。
10.比利时发生6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7日,比利时通报福莱芒大区发生3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只野禽感染死亡;7月26日,通报弗莱芒大区等2地发生3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只野禽感染死亡。
11.波兰发生3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7日,波兰通报大波兰省等3地发生3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只野禽感染死亡。
12.拉脱维亚发生2起野生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7日,拉脱维亚通报兹米加尔市等2地发生2起野生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只野生赤狐感染死亡。
13. 拉脱维亚发生4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1日,拉脱维亚通报维兹米市等2地发生4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只野禽感染死亡。
14.阿根廷发生1起野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7日,阿根廷通报福摩萨省发生1起野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73只野禽和散养家禽感染死亡,39只被扑杀。
15.英国发生31起野禽和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7日,英国通报苏格兰等5地发生9起野禽和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8只野禽感染死亡,1787只蛋鸡感染,811只死亡,6万只被扑杀;7月24日,通报苏格兰等3地发生22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05只野禽感染死亡。
16.德国发生19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7日,德国通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等6地发生15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7只野禽感染死亡;7月21日,通报下萨克森州等3地发生4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0只野禽感染死亡。
17.爱沙尼亚发生2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7日,爱沙尼亚通报维鲁区发生2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只野禽感染死亡。
18.法国发生26起野禽和2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3日,法国通报维埃纳省等4地发生2起野禽和2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1只野禽和散养家禽感染,18只死亡,3只被扑杀,2.4万只家禽感染,100只死亡,3.2万只被扑杀;7月24日,通报卢瓦尔河大区旺代省等7地发生24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595只野禽和散养家禽感染,495只死亡。
19.留尼旺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8日,留尼旺通报圣皮埃尔专区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33只散养家禽感染,200只死亡,133只被扑杀。
20.意大利发生6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19日,意大利通报伦巴第大区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00只家禽感染死亡;7月26日,通报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发生5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7只野禽感染死亡。
21. 爱尔兰发生3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0日,爱尔兰通报沃特福德郡等3地发生3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6只野禽感染。
21. 哥伦比亚发生1起野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0日,哥伦比亚通报科尔托巴省发生1起野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只野禽感染死亡。
23. 匈牙利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0日,匈牙利通报包尔绍德-奥包乌伊-曾普伦州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只野禽感染死亡。
24. 俄罗斯发生2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1日,俄罗斯通报摩尔曼斯克州等2地发生2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77只野生海鸥感染死亡。
25. 南非发生1起家禽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4日,南非通报马普兰加省发生1起家禽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470只家禽感染死亡。
26. 南非发生3起野禽和1起家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4日,南非通报东开普省等3地发生3起野禽和1起家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9只野禽感染,40只死亡,16只家禽感染死亡,1.5万只被扑杀。
27. 尼日利亚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4日,尼日利亚通报拉各斯州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6500只家禽感染,1000只死亡,5500只被扑杀。
28. 瑞典发生7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4日,瑞典通报卡马尔省等3地发生7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8只野禽感染死亡。
29. 捷克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6日,捷克通报乌斯季州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只游隼感染死亡。
30. 韩国发生1起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7月26日,韩国通报首尔市发生1起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只家猫感染死亡。
其它动物疫病
1.俄罗斯发生2起绵羊痘疫情
7月13、17日,俄罗斯通报弗拉基米尔州发生2起绵羊痘疫情,21只绵羊感染,2只死亡。
2.挪威发生1起兔热病疫情
7月17日,挪威通报威肯郡发生1起兔热病疫情,1只野生棕兔感染死亡。
3.蒙古国发生2起小反刍兽疫疫情
7月17日,蒙古国通报中央省等2地发生2起小反刍兽疫疫情,58只山羊和绵羊感染,5只死亡,38只被扑杀。
4.巴拿马发生5起新世界螺旋蝇蛆病疫情
7月17日,巴拿马通报贝拉瓜斯省等4地发生4起新世界螺旋蝇蛆病疫情,67头(只)牛、马和家犬感染;7月24日,通报贝拉瓜斯省发生1起新世界螺旋蝇蛆病疫情,42头牛和1匹马感染。
5.哥斯达黎加发生1起新世界螺旋蝇蛆病疫情
7月18日,哥斯达黎加通报蓬塔雷纳斯省发生1起新世界螺旋蝇蛆病疫情,1只家犬感染。
6.利比亚发生8起结节性皮肤病疫情
7月18日,利比亚通报吉法拉区发生5起结节性皮肤病疫情,43头牛感染,9头死亡;7月20日,通报拉扎维耶区发生3起结节性皮肤病疫情,19头牛感染,3头死亡。
7. 罗马尼亚发生1起炭疽疫情
7月20日,罗马尼亚通报雅西县发生1起炭疽疫情,1只山羊感染被屠宰。
8. 德国发生1起西尼罗热疫情
7月21日,德国通报萨克森安哈特州发生1起西尼罗热疫情,1只野生鸱鸮感染死亡。
9. 葡萄牙发生2起流行性出血病疫情
7月21日,葡萄牙通报贝雅区发生2起流行性出血病疫情,4头牛感染。
10. 波兰发生3起新城疫疫情
7月24日,波兰通报波德拉谢省发生3起新城疫疫情,3.2万只家禽感染,969只死亡,3.1万只被扑杀。
11. 日本发生1起猪瘟疫情
7月25日,日本通报兵库县发生1起家猪猪瘟疫情,9头家猪感染,4头死亡,662头被扑杀。
12. 尼日利亚发生2起炭疽疫情
7月26日,尼日利亚通报拉各斯州发生2起炭疽疫情,13头牛、骆驼和绵羊感染,9头死亡,3头被扑杀。
专家分析建议
猴痘病
(Mpox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即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通常发生在热带雨林附近,那里有携带病毒的动物。猴痘病毒感染的证据已经在松鼠、冈比亚鼠、睡鼠、不同种类的猴子和其他动物身上发现。)
猴痘的第一症状是皮疹,然后发展成充满液体的小水泡,可能会发痒或疼痛。
猴痘病毒重要事实
猴痘病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猴痘病毒是正痘病毒属的一种。猴痘病毒有两个不同分支或亚型:分支I(中部非洲和东非分支)和分支II(西非分支)。
猴痘病的常见症状是出现皮疹或粘膜病变,可持续2至4周,伴有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精力不足和淋巴结肿大。
猴痘可通过与具有传染性的人、受到污染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进行身体接触传给人类。
猴痘的实验室诊断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对皮肤病变材料进行检测来完成的。
猴痘治疗需要支持性护理。为天花开发并获准在某些国家使用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可在某些情况下用于预防和治疗猴痘。
在2022-2023年发生的全球猴痘疫情是由一种名为IIb分支的病毒株引起的。
可通过避免与猴痘患者进行身体接触的方式来预防猴痘。接种疫苗有助于预防风险人群感染猴痘。
概述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可能引起有疼痛感的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发烧。大多数人能够完全康复,但有些人的病情很重。
任何人都可能感染猴痘。它通过接触以下受到感染的人、动物或材料的方式进行传播:
人,通过触摸、亲吻或性行为
动物,在狩猎、剥皮或烹饪时
材料,例如受到污染的床单、衣服或针头
孕妇,可能会将这种病毒传给未出生的婴儿。
如果你感染了猴痘:
告诉所有近期与你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待在家里,直到所有病变处结痂、脱落并长出新的皮肤当周围有其他人时,遮住病变处并配戴贴合度良好的口罩
避免身体接触。
猴痘病是由猴痘病毒(通常缩写为MPXV)引起的,猴痘病毒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一种包膜双链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其中包括天花、牛痘和其他病毒。这种病毒有两个遗传分支,也就是分支I和II。
猴痘病毒最初是在丹麦境内饲养的研究用猴子身上发现的(1958年),第一例报告人类猴痘病例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一个9个月大的男婴(1970年)。猴痘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有时也可从动物向人传播。随着1980年消灭天花和天花疫苗接种在世界范围内的结束,猴痘在中部非洲、东非和西非逐步出现。在2022-2023年发生了一次全球疫情。尚不清楚这种病毒的天然宿主是什么——松鼠和猴子等各种小型哺乳动物容易感染这种病毒。
传播
猴痘的人际传播可通过直接接触具有传染性的皮肤或口腔内或生殖器等部位的其他病变的方式进行;这包括以下方式接触:
面对面(说话或呼吸)
皮肤对皮肤(触摸或阴道性交/肛交)
口对口(接吻)
嘴对皮肤接触(口交或亲吻皮肤)
长时间密切接触产生的呼吸道飞沫或近距离气溶胶
然后,这种病毒通过破损皮肤、粘膜表面(如口腔、咽部、眼部、生殖器、肛门直肠)或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猴痘可以传播给家里的其他成员和性伴侣。有多个性伴侣的人风险更高。
如果被受到感染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可能发生从动物向人的传播,在狩猎、剥皮、诱捕、烹饪、玩弄动物尸体或吃动物肉等活动中,如果动物受到感染,也可能发生从动物向人的传播。动物群体中病毒传播的程度还不完全清楚,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人们可能会通过衣服或亚麻布等受污染的物品、医疗保健中的锐器损伤或在纹身店等社区环境中感染猴痘。
体征和症状
猴痘引起的体征和症状通常会在一周内开始出现,但也有可能在暴露1至21天后开始出现。症状通常会持续2至4周,但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身上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猴痘的常见症状是:
皮疹
发烧
咽痛
头痛
肌肉痛
背痛
乏力
淋巴结肿大。
对于一些人来说,猴痘的第一症状是皮疹,而另一些人可能首先有不同的症状。皮疹开始时是扁平疮,然后发展成充满液体的小水泡,可能会发痒或疼痛。皮疹愈合后,病变处变干,然后结痂并脱落。有些人可能有一处或几处皮肤病变,而另一些人则有数百处或更多。这些病变可能会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例如:
手掌和脚底面部、口腔和喉咙腹股沟和生殖器部位肛门。有些人还会出现直肠疼痛肿胀或排尿疼痛和排尿困难。
猴痘患者具有传染性,可在所有伤口愈合并长出新的皮肤之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儿童、孕妇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可能会因感染猴痘而出现并发症。
通常而言,猴痘患者会首先出现发烧、肌肉酸痛和喉咙痛症状。猴痘皮疹从面部开始并扩散到全身,蔓延到手掌和脚底,并在2至4周内发展到不同阶段——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在结痂之前,病变处向中心凹陷。然后结痂并脱落。淋巴结肿大是猴痘的典型特征。有些人可能在感染后不会出现没有任何症状。
就2022年开始的全球猴痘疫情(主要由IIb分支病毒引起)而言,有些人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在超过一半的病例中,皮疹可能在其他症状之前或同时出现,并且并不总是在全身出现。第一个病变处可能是在腹股沟、肛门、口腔内或口腔周围。
猴痘患者可能会病得很重。例如,皮肤可能会出现细菌感染,导致脓肿或严重的皮肤损伤。其他并发症包括肺炎、角膜感染并伴有失明;疼痛或吞咽困难、呕吐以及因腹泻而导致严重脱水或营养不良;脓毒症(血液感染并伴有广泛的体内炎症反应)、大脑炎症(脑炎)、心脏炎症(心肌炎)、直肠炎症(直肠炎)、生殖器官炎症(龟头炎)或尿道炎症(尿道炎)或死亡。因药物或医疗条件而导致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人在感染猴痘后患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更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或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发展成重症的风险更高。
诊断
因为可能与其他感染和疾病看起来类似,所以识别猴痘可能很困难。必须将猴痘与水痘、麻疹、细菌性皮肤感染、疥疮、疱疹、梅毒、其他性传播感染和药物相关过敏区分开来,这一点非常重要。猴痘患者也可能患有疱疹等其他性传播感染。换句话说,疑似感染猴痘的儿童也可能感染了水痘。由于这些原因,检测对感染者尽早接受治疗和防止进一步传播至关重要。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是针对猴痘的首选实验室检测方法。最好的诊断样本是通过用力擦拭直接从皮疹(皮肤、液体或结痂)上取样。如果没有皮肤病变,可以利用口咽、肛门或直肠拭子进行检测。不建议进行血液检测。抗体检测方法可能不起作用,因为它们无法区分不同种类的正痘病毒。
有关猴痘实验室确认的更多信息可查阅这里。
治疗和疫苗接种
治疗猴痘的目标是治疗皮疹、缓解疼痛和预防并发症。早治疗和支持性护理对于帮助控制症状和避免出现其他问题非常重要。
接种猴痘疫苗有助于预防感染。疫苗应在与猴痘患者接触后4天内接种(或者,如果没有症状,最多在14天内接种)。
建议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以预防感染猴痘,尤其是在暴发疫情期间。这包括:
存在暴露风险的卫生工作者
男男性行为者
有多个性伴者
性工作者。
应在远离他人的地方对猴痘患者进行护理。
特考韦瑞等最初为治疗天花而开发的几种抗病毒药物已被用于治疗猴痘,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已有关于猴痘疫苗接种和病例管理的更多信息可供使用。
自我保健和预防
大多数猴痘患者会在2至4周内康复。有助于缓解症状和预防感染他人的事情:
要
如有可能,待在家里和自己的房间里
经常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尤其是在接触伤口处前后
在周围有其他人时配戴口罩并遮住病变处,直到皮疹愈合
保持皮肤干燥和无覆盖(除非与他人共处一室)
避免触摸共用空间内的物品并经常对共用空间进行消毒
使用盐水冲洗口腔内溃疡处
使用小苏打或泻盐坐浴或温水浴以治疗身上的溃疡处
服用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非处方药镇痛药物。
不要
弄破水泡或抓挠溃疡处,这样会减缓愈合,将皮疹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并导致溃疡处感染;或在结痂愈合并长出新的皮肤之前刮去有溃疡处的部位(这样可能会将皮疹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为防止猴痘传给他人,猴痘患者应在具有传染性期间(从症状发作到病变愈合并结痂脱落)在家中隔离,或者在需要时在医院隔离。有其他人在场时遮住病变处并配戴医用口罩可有助于预防传播。在性行为期间使用避孕套将有助于降低感染猴痘风险,但不能预防因皮肤接触或口与皮肤接触导致的传播。
疫情
在1970年之后,猴痘在中部非洲和东非(分支I)和西非(分支II)有零星发生。2003年在美利坚合众国暴发的疫情与进口野生动物(分支II)有关。自2005年以来,刚果民主共和国每年报告数千例疑似病例。2017年,猴痘在尼日利亚再次出现,并继续在该国各地的人群以及前往其他目的地的旅行者中传播。关于2021年之前报告的病例数据可从这里查阅。
2022年5月,猴痘疫情突然出现并迅速蔓延到欧洲、美洲,然后蔓延到世卫组织全部六个区域,有110个国家报告了约8.7万例病例和112例死亡。这次全球疫情主要(但不仅仅)影响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并通过性网络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关于这次全球疫情的更多信息可从这里查阅,详细疫情数据可从这里查阅。
2022年,在苏丹共和国境内的难民营里发生了由猴痘病毒分支I引起的猴痘疫情。尚未发现人畜共患病的来源。
世卫组织的应对
2022年7月23日,世卫组织宣布全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发布了猴痘战略防范和应对计划以及一套技术指导文件。监测、诊断、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仍是阻止猴痘疫情和消除猴痘在所有环境中的人际传播的核心。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monkeypox)
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